首页 > 案例分享

一堂特殊的语文课

发布时间:2021-09-09 08:21:59           责任编辑:admin           点击次数:3355

一堂特殊的语文课

——天津泰达枫叶学校小学语文  高梦雪



金风送爽,丹枫迎秋。初入枫叶的我,一切显得那么的懵懂。

清晨,我像往常一样,怀揣着一丝激动,又略带一丝忐忑地走进教室,这是我给学生们上的第一节语文略读课。虽然在课前,我已做了充足的准备,但作为刚刚迈入教师这个门槛的我,依旧带有一丝紧张。

打开电脑、放好书......一切准备工作做好后,我转过身,突然看到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座位上,多了一位“陌生人”。那一瞬间,我绷紧了身体,大脑在飞速地运转:这位老师是谁?他是要来听我的课吗?我刚刚入职,讲得不好该怎么办?......短短几秒钟,我的脑海里竟然飘过了十多个问号……但,铃声已响,容不得我再多想,我咬咬牙,憋着一口气:拼了!

课程开始了,我慢慢地按照自己的备课思路,引领着我的学生们,开始步入课题。一点一点地,我放松了下来,看着孩子们可爱的小脸,听着他们稚嫩的诵读声,我仿佛充满了巨大的勇气,而那位“陌生”的老师,也在鼓励地看着我......就在我觉得一切都在渐入佳境的时候,孩子们在朗读方面出现了问题:除了本课需要认读的生字词外,孩子们又遇到了很多读不准的字词。然而语文最重要的就是读书,从读中思,从读中悟。孩子们就这么卡在了第一步,这可怎么办?这又是一节略读课,本就只安排了一课时的我根本没有时间去一一指导孩子们的朗读。怎么办?怎么办?我面上虽不显,脑子却乱成了一锅粥。

突然,我灵机一动:是啊!我可以给孩子们范读啊!这样既为孩子们解决了读音问题,也有助于帮助孩子们理解课文的大意,就这么办!

在备课前,我看过一篇文章,就是讲怎样教学略读课。文章中一再强调:略读就是大略地读,也可以叫粗读。体现在教学上,就是不求精细、全面,但求大致理解、大致掌握即可。既然学生在读书中遇到了不认识的字,不理解的词而导致他们不能理解文章大意,那我就要范读,在老师的声情并茂诵读中去引导学生悟出“言外之意”、悟出“言中之情”,透过语言文字看到背后的意思。我相信在我的朗读中,孩子们一定会进入情境中去,以后也一定会慢慢的喜欢上读书。

就这样,在我的引读声中,在学生时而浅显的悟道、时而豁然开朗的明理中,迎来了下课的铃声。我紧绷了一节课的精神终于松了下来。当叮嘱好学生们做眼保健操后,我犹犹豫豫地走到了那位老师旁边,老师很温和地问了我几个问题便离开了。

“陈校长?!”我心里一惊,“上午听我课的是陈校长?!”

我忐忑地来到一楼会议室,付主任和陈校长已经在屋里等着我了,我不安地问了好,坐了下来,因为我知道,我上午的课讲得并不是特别的满意,但是问题出在哪,该怎么解决,我却是一点头绪都没有。

没想到校长先是温和地表扬了我一番,然后便耐心地为我讲起了上午课程的不足。讲到特别之处,陈校长甚至还用动作为我示意,帮助我理解。比如:在讲到如何引领学生身临其境之时,校长以《珍珠鸟》一课为例,进行角色扮演的示范。


图片1.png

 

短短的几十分钟,我就好似一个极度干瘪的海绵,在拼命地吸收着教学知识的“甘露”。陈校长用他丰富的教育经验与谆谆教导,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向远方的大门。在这短暂的时间里,我充分地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。

其一,师生互动不足,无法调动群体学生。

“教”与“学”二者,前者是要为后者服务的。在课堂中,要始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。教师,要作为一个引领者,调动学生们去学习。若要做到这一点,作为语文老师就要给学生们充分创造一种“身临其境”的课堂氛围。陈校长在为我讲解这一部分时,便给我提出了“角色扮演”的建议,比如:这节课完全可以让学生互相来扮演“小珍珠鸟”与作者,一人读文章,一人模仿小鸟。互动之际,学生们就可以充分融入到“小珍珠鸟”的角色中,站在小珍珠鸟的视角上,就能充分理解这一课的主题——“信赖,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”。这要比教师自己站在讲台上干巴巴地去讲,效果要好上千万倍。


图片2.png


课堂导入亦可以生动有趣,调动学生的积极性。陈校长给我提了一个“视频导入”的建议。一节生动的语文课,是需要学生们全方位都可以得到体验的,视听的结合更能激发学生们的兴趣,增强体验感。

从身边入手,从现实生活着手。我们都是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,语文课本上的文章也是来自于生活。因此,语文课实际上就是将孩子们从文字中再引领回生活中,从生活中去思考,到生活中去感悟,在生活里去体会。学生是否能够理解这篇文章,重点在于他们是否对这篇文章的内容有“体验感”。为何学生们做不好阅读?因为他们没有进入到其中,他们没有“身临其境”之感;为何学生们不擅长写作?因为他们没有将自己的生活与文字联系起来,他们缺乏这种生活中的“体验感”,我们教师未能给孩子们提供这种“体验感”。所以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,我更要注重与加强这种生活与课堂的联合。

其二,学生练习定位模糊,设计不精准。

课后的练习是对这一节课的总结,是对这一节课所学知识的检验。因此,作业要留得准确,形式要明确是非常重要的。陈校长问了我几个问题:你留的课后作业的形式是什么?你留课后作业的目的是什么?我当时愣在了那里只讷讷地说:“小练笔,关于‘信赖’的。”当时付主任和陈校长都笑了,说:“你这个作业太‘语文’了。”见我不理解,校长继续耐心地指导我:语文,要么是口头表达,要么是书面表达,但无论哪种表达,最重要的是孩子们的叙事能力;而孩子们的叙事能力强与否,还是在于孩子们是否有“体验感”。如果一个孩子有这种对课文的“体验感”,那么无需老师多言,他自己就会自然而然地在他有所感触的句子旁边写下自己的小随笔,这样久而久之,语文书就会成为他的“读书笔记”;而若一个孩子缺乏这种“体验感”,那么他就不会有自己的感想,写出来的文字自然而然就会是空话、套话,甚至“无病呻吟”了......

总之,通过今天的评课,我感触良多。一方面是在教学层面,我学到了很多及时的、有用的知识与经验;另一方面就是让我感到枫叶真的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,就拿今天来说,无论是校长还是主任,对像我这样初入职场的新人,是如此的语重心长;对像我这样经验不足的新老师,是如此的倾囊相授。

       对我而言,今天应该是有幸上到了一堂特殊的语文课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021.9.8